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页岩油微运移研究进展及意义

发布人:霍宁 发布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14

近年来,大量勘探实践表明,页岩油的富集不仅与原地滞留效应有关,还与烃类的微运移密切相关。微运移反映了石油从生成、排出到富集全过程,影响了页岩内部多层系含油、多类型局部富集特征。研究页岩油微运移机制对深化页岩油差异富集机理,推动页岩“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页岩油微运移示踪方法以及微运移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总结了微运移控制的两种页岩油富集类型。页岩油发生微运移时,生油层和与之相邻的储油层在原油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基于这一特性,研究总结了6种地化指标用于示踪和识别页岩油微运移。此外,一些与地质相关的技术手段也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页岩油微运移的识别。论文按照页岩油的源储组合关系将微运移控制的页岩油富集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源储一体的微运移富集型。该类页岩层系中以发育大套、连续的页岩为主要特征,源储边界相对模糊,页理缝、纹层缝以及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的层段是运移烃重要的储集部位。页岩层系整体含油,局部富游离油。其次为近源微运移富集型。该类页岩层系内部可见砂质或钙质夹层发育,夹层储集物性好,可大量储集由富有机质层产生并排出的烃类,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甜点段”。

图1 页岩油微运移富集模式图

研究成果Research Progress and Significance of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近期发表在地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徐尚教授。合作者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杰、苟启洋、刘秉昌以及中国矿业大学李琪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22017)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研究计划项目(21CX06001A)联合资助。

论文信息:Shang Xu, Jie Wen, Qiyang Gou, Qiqi Li, Bingchang Liu. Research Progress and Significance of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2583-024-0071-7